環島一圈教會我的三個道理

--

2019年秋天,我去了為期18天的、沒有規劃的環島旅行,這一趟旅行教會了我三個道理。

這是一個火車環島,讓我能悠閒地一邊拍照、一邊寫作、一邊旅遊。

享受不確定性

旅行是生活的縮影,都必然地充滿著不確定性。規劃與不確定性是相違的:如果不確定性低,規劃是容易的,最終的樣貌也會和事前規劃的相同;如果不確定性高,我們需要複雜的規劃,甚至完全規劃不了,最終事前的想像跟最終樣貌大不同。我們的旅行中充滿著不確定性,在A地點時,根本不知道在B地點時候的心情、累不累、想去哪裡,於是我們沒有規劃超過一天的行程,而是去面對不確定性,然後做最好的安排。

生活也多半是這樣的,我們盡力看著眼前的選擇做最好的規劃,但這些計畫依然跟不上變化,例如這個環島旅行並不是我們事前想要去的,而是因為生活中意外的多出這段時間,於是做最好的規劃。不確定性存在於任何地方,沒有人可以確定事件A、B、C..可以每一件事情都跟想的一樣然後達到你原本所想要的結果Z。例如,你即使把所有時間都能拿去唸書,沒有人可以跟你保證你會申請上你想要的那所學校、沒有人能保證你畫卡時候不會不小心畫錯。不確定性到處都是。

既然如此,我認為最好的方法是心中有一個大方向之後,不斷的在每一次選擇中選擇看起來最對的,然後放棄所有的期望,坐著享受結果。因為不確定性的存在讓規劃未來變得成本高、甚至不能規劃,所以我們應該盡力就好。所謂的盡力不是隨便,而是看著手上有的牌、用能想像到的最好方式去試試看;也因為有不確定性的存在,你不會知道結果會怎麼樣,但能做的已經做了,所以能放心的去享受結果。而所謂的享受,不只是看到去享受好的成果,同時也是看到壞的成果時,從中學習與成長。

綠島的早餐店,也是我們規劃一天行程的地方。

地點並不重要

要了解人,地點不重要,在台灣、在美國、在都市或鄉下其實不重要。我感受到的不重要不是地點造成的差異不存在,而是該把這些差異分離出來,看到那些即使地點不同但內容卻依然相同的部分,那些才是重要的。似乎,我們平時太在意地點在哪這件事,「在台灣,我們…」、「在美國,大家都…」總是把地點一次次的當作主角來論述事情,雖然地點的不同讓我們看見不同文化、歷史、人種,但這些差異最多只是人的出生地不同而已,對於想要了解人、看見人性本身樣貌的我來說,地點不是重要的。

旅行過程中,許多畫面我不斷能想起在美國或其他地方也看過類似的畫面或事情,大家做法也許略微不同,但是本質上是一樣的。例如,街頭抗議的人舉著不同樣的牌子,卻排著一樣的陣型,在訴說自己感受到的不公平;又例如,不管是哪一個地方的人,我們總是看見努力在掙錢的人,在美國看到Uber司機街了幾千個訂單,在台灣看見各種外送機車趕時間地穿梭著,本質上依然是相同的。這個道理提醒了以後的我,應該去區分什麼事情是因為地點不同造成的表面不同(例如用機車還是用汽車),而什麼又是即使地點不同依然相同的部分,這部分才是「人」重要的部分。

關於地點並不重要,另外一個重要的論點是:不管在哪裡,你是同一個人。在現今社會中,很容易地,有人出國唸書,有人回國工作,諸如此類,面對這樣變更地點的決定,往往我們認為是很嚴重的一個選擇。然而,地點或許不重要。並不是說地點的選擇可以隨便,而是即使有一天地點換了,不論是你想要的、或是不想要的,你必然地、依然是你自己,你可以選擇做原本的你,或你可以選擇變成任何你要當的人,這件事情一直不會因為地點不同而改變你。

加州火車
往綠島的船

善用瑣碎時間

持續做想做的事情,不論在哪、在什麼樣的時間裡,都能做。我的筆記本裡有一條條我自己想做的、想要達成的目標,而旅行中總是有各種片段的時間,我會用自己感到自然的方式把這些時間填入自己想做的事情。也許你聽起來覺得這也太辛苦了吧,但其實是剛好相反的。每一段時間對我來說都有我自己賦予的意義存在,因為不確定性的存在,這些時間確實可能被改來改去、不會完全隨我的意思,於是,能夠讓我想做的事情變得敏捷、隨時隨地都可以逐步有所進展變成我的課題。解決這樣的課題對我來說是很開心的,因為我更接近自己理想多一點,而如果我不這麼做,反而讓我覺得挺有罪惡感的。

這次環島前,我自己訂下的目標是:更認識台灣、攝影、寫作。更認識台灣對我來說是重要的,因為我想更清楚的看看自己出生的地方有什麼,特別是相對長期居住在美國的我來說,我希望我能好好明白台灣有什麼,才能夠跟別人分享,或是在某些機會下拿來談論異國差異。另外攝影與寫作是我多年來一直在做的事情,我認為旅行是我必須要持續做他們的一段時間。

於是,這次環島,去了許多地方,我們沒有規劃,而是到了當地,在那個地方詢問、看簡介等等才決定要去哪裡,我們不追求也沒有特別覺得該去有名的景點;相對的,我們去了一些平常人可能不見得感興趣的地方,也許多時候,我們在一個地方待了比較久的時間,讓我們更有機會看到旅客角度以外的故事。攝影部分我則是讓自己能大量的拍攝,而且在同一天內把相片都處理好、上傳備份,隔天記憶卡會是空的、相機會是充滿電的,這樣的習慣讓我拍攝沒有壓力,可以專心於按下快門的心境。寫作則是我帶著iPad,只要是沒有搖晃太大的車子我都偶而拿出來寫一點,因為能同步到手機,片段時間我趁至也能用手機打一些文字。瑣碎時間是這年代裡時間先生的流行裝扮,我們不要抱怨它的醜,但學習怎麼欣賞。

無時無刻都要拼命的創作啊

結語

環島一圈的時間裡,我學會怎麼去享受不確定性,學會觀察眼前事物時先分辨地點是否只是造成表面的樣貌不同,也學會怎麼拼湊瑣碎時間,譜出自己腦中的樂章。

環島意象

--

--